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
互联网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着社会发展,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性。
--习近平主席,2015年9月22日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指出
201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乌镇,为千年古镇又一次掀开了崭新的发展篇章。互联网大会不仅让乌镇成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窗口,对乌镇提出了再上新台阶的战略要求,更是为乌镇提前注入了互联网基因,给乌镇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并促进全新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
乌镇应思考如何应对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传承水乡文化精神内涵,加快推进旅游和互联网互促共进,满足本地人群和外来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建设互联网时代的“共生城市”,树立智慧城镇全球样本。
一、互联网带来的社会变革会有哪些?
“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讲话)一方面,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孕育兴起,四化融合、分享经济、智能制造等“互联网+”引领下的跨接融合渗透成为常态,各领域的互联网潜力进一步释放,消费互联网走向产业互联网,传统生产方式正被改变;信息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重点,我国也明确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的发展战略。另一方面,互联网更是一种全新的价值观,互联网的核心在于对人的重视,对人类社会进行了重新塑造,将打破原有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重构一个以人为核心、开放融合的生态体系。
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变革趋势
二、互联网时代乌镇的生产方式将是什么样?
互联网大会和互联网时代将推动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崛起,促进乌镇互联网与旅游业协同并驱和融合发展,形成乌镇两大核心发展动力。
乌镇产业提升的核心动力:互联网+旅游业
(一)旅游功能的提升路径
在乌镇原有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生等旅游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互联网+旅游”的融合催化效应,打造互联网产品体验区、数字文化体验空间、互联网文化节等互联网体验旅游产品;搭建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综合旅游服务体系。同时面向互联网时代的文化休闲体验需求,进一步推动乌镇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开发文化精神体验旅游产品,促进乌镇旅游的升级。
乌镇旅游功能的提升路径
(二)互联网功能的拓展路径
坚决避免上下游齐全、重心和优势不明的大而全互联网跟风发展模式,在区域协同的基础上重点选择四大优势领域和环节。一是以世界互联网大会为核心,壮大互联网会议论坛、互联网新技术新产品首发、展示与用户体验、互联网企业的洽谈与交易等互联网会议会展业。二是推动互联网在智慧乌镇建设、智慧旅游升级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与创新示范。三是发挥互联网与创客的互助共生,重点推进“旅游、文化和互联网”等优势领域的小微型创新创业,建设开放共享的众创空间和创新环境,打造重要的互联网创新创业策源地。四是依托互联网大会平台,积极融入区域互联网产业链,积极发挥乌镇对周边地区乃至浙江、长三角互联网经济的辐射带动和战略支撑,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乌镇互联网功能的拓展路径
(三)“互联网+旅游”的融合催化路径
一是构建完善便捷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搭建智慧旅游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的综合旅游服务体系。二是打造全新的互联网创新体验旅游产品,依托互联网大会平台,以互联网创新体验为主题,打造革新性的旅游全新吸引力。三是推进旅游商业运营模式创新,运用旅游大数据,探索新的旅游商业模式,搭建开放式平台,支持互联网+旅游的商业应用。
乌镇互联网+旅游的融合路径
三、互联网时代乌镇的生活方式将是什么样?
互联网改变生活的大变革时代,将为乌镇带来本地和外来人群的嬗变,并孕育出满足各类人群全新的生活、旅游休闲和创新创业需求的融合共生发展模式。
(一)乌镇的人群构成
新兴产业功能将引发乌镇本地和外来人群结构的变化,形成“城镇居民+乡村居民+游客+创客”四分天下的新人群结构。一方面,通过抓住互联网契机、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乌镇将吸引外来中青年高素质人群,以旅游业带动的游客群体和以创新创业带动的创客群体将成为信息时代乌镇人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乌镇人口年龄和知识结构也将因此而得到优化,人口老龄化和农村人口衰退问题将得到遏制。
乌镇的人群结构变化
(二)乌镇人的全新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的突飞猛进,特别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人们的社会需求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普通的社会供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当前人们的各种需求,各类人群的需求更加注重休闲、自由、个性化、交流、创新、自我实现等特征。其中,本地居民将更加关注健康优美、便捷舒适的人居生活环境,高品质的多元配套服务设施等;游客的个性化、独特性、体验式需求将更为强烈;创客除了对开放式、低成本、全要素创业环境的需求,也更关注线上线下协同的创新服务等。
居民、游客、创客的多元需求特征示意图
本地居民生活配套服务设施需求分析表
游客配套服务设施需求分析表
创客配套服务设施需求分析表
(三)乌镇人与人的融合方式
面临本地人和外来客共存并举的人口结构特征以及居民、游客和创客的多元需求,弘扬“开放包容、多元融合”的传统水乡文化,构建多元复合的城市功能空间和开放共享的服务体系,促进多元人群的融合共生将是乌镇城市发展的重点。
乌镇各类人群融合共生示意图
1、多元交流融合的功能空间
为适应互联网时代下对于个性生长、交流融合的追求,以乌镇居民、游客和创客三类人群为主体,将互联网时代下的四大需求功能(居住、工作、交往、游憩)进行需求细分和功能组合,形成各片区单元的活力空间融合布局模式,推动思想交流和人群融合。同时鼓励城市街道、广场、滨水公共空间面向不同人群提供丰富多彩的公共活动,营造互联网时代下的新江南水乡“慢静闲、优雅乐”的生活方式。
乌镇需求细分与功能组织模式
2、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中枢
面向乌镇居民、游客和创客的差异化需求,建立涵盖旅游服务、社区服务、创新创业服务的乌镇智慧生活服务中枢,促进不同人群的共生融合。通过“数字化、在线化、互动化、开放化”,实现线上虚拟空间与线下实体空间的融合,促进互联网创新应用和交流体验,实现各类人群的宜居宜业生活与共生共赢,打造智慧城镇全球样本。
乌镇智慧生活服务平台构建
四、互联网时代乌镇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应对互联网给乌镇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革,乌镇不仅应该紧抓互联网发展机遇,以“互联网+”提升乌镇文化旅游特色产业,并积极孵化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旅游和互联网互促共进的发展动力模式;还需要发扬水乡文化共生融合的精神内涵,彰显互联网时代互联共生的核心理念,回归到理想人居“以人为本”的不变追求,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线上与线下、古今中外等的多元交流与融合共生。
因此,乌镇应该以建设互联网时代的“共生城市”为发展理念,围绕“国际风情小城、全球智慧名镇”的目标定位,积极承担起打造国际文化休闲旅游胜地、树立中华传统水乡人居典范、建设全球互联网交流与体验中心、创建国家互联网智慧应用示范区和国家互联网创新创业试验区的时代任务。
互联网时代的乌镇发展理念
互联网时代的乌镇目标定位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