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同衡 - 我院概况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8月1...
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给香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是香港必须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城市文脉,使历史和当代...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以下简...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
2024年4月30日下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周俭教授受邀出席我院“大师讲堂”系列活动,以《空间秩序与城市设计》为题作主题讲座,并与清华同衡专家开展学术交流。
2024-07-24 15:01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除了落实补充耕地任务之外,还承担着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在过程中不断丰富乡村振兴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同衡在海南省临高县新盈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中探索了“不予不取、就地发展”的发展模式,优化了镇区空间布局,提升了镇区空间质量,守住了耕地红线,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助推了新盈镇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
2024-05-21 09:222020年,清华同衡在临高提出建设滨海国际慢城的思路,三年来在临高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参与了临高县东英国际慢城的策划、规划、创建、运营咨询、申报工作。2023年10月28日,在土耳其赛费里西萨尔举办的国际慢城协调会上,临高县东英镇获授“国际慢城”称号,成为中国首个滨海国际慢城。同年,《临高国际慢城发展策划和主要区域规划设计》获海南省城乡规划奖三等奖。
2024-05-21 09:20应急避难场所作为防灾减灾救灾基础设施,在重大突发事件预警响应、抢险救援、过渡安置过程中,发挥转移避险、安置避难群众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清华同衡继牵头编制完成由应急管理部和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的《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编制指南》(应急〔2023〕135号)后,又牵头编制了《应急避难场所 术语》(GB/T 44012-2024),并全面、深入参与《应急避难场所 分级及分类》(GB/T 44013-2024)和《应急避难场所标志》(GB/T 44014-2024)两项国家标准研制。
2024-05-21 09:16本项目综合历史信息与时代需求、对接政府专班与业主需求、协同规划设计与商业运营,对江汉路步行街实施了综合性的“修补与提升”。以扎实调研为基础,结合上位规划的指引性要求,针对不同建筑情况分类施策,完成了亮点突出、匹配需求、精准细致的设计工作。
2024-05-16 17:02郑州是我国中部地区的国家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近年来逐步进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阶段。为落实国省重大战略部署,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破解“大城市病”,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和综合竞争力,郑州市以城市更新工作为战略抓手,委托我院组织编制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对全市城市更新工作进行全局性、系统性安排,引导全市城市更新工作有序开展,积极探索可持续城市更新道路。本项目获得2023年度河南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一等奖。
2024-05-15 18:53近日,由我院主持的《石景山区安全韧性城市(单元)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完成。《规划》是石景山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根据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韧性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相关要求,在北京市率先启动编制的。清华同衡安全所在系统总结新冠疫情和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经验教训基础上,全面调研石景山区各相关部门、街道和社区,按照空间韧性、工程韧性、管理韧性和社会韧性四个维度,从全区、街区和社区三个不同层面探索首都
2024-05-15 18:51近年来,全国多地相继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月2日,河南大学明伦校区大礼堂这座文物建筑也不幸毁于大火,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城市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安全为城市提供了基础的安全保障。5月12日是全国第16个防灾减灾日,清华同衡城市公共安全规划研究所基于多年在公共安全领域的研究实践,总结梳理近年事故经验教训,提出消防安全治本之策的思考。
2024-05-15 18:48设计分析是一门学科自律的研究理论与学习方法,有助于建构设计理性,使学习者获得类型化、模式化和体系化的设计意识与专业积累。城市设计的形式逻辑分析能有效明晰城市设计的构型规律、策略和技巧,培养结构化思维与表达,进而由学习导向创造。本文在简要介绍设计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从“要素-关系”二元论的结构视角系统剖析了层次、程序、差异和图解四个形式逻辑的原理性要点,并结合具体案例及其图解,展开从宏观到微观、从全局关联到单体生成、从基本关系到细节变异地层级化推演,由此揭示空间秩序的生成过程与城市设计的整体性思维。
2024-05-10 18:09乡村清新的气息、自得的生活、可口的饭菜、淳朴的民风是城市缺乏的资源,近年来越来越多城市居民将乡村旅游列为首选。文旅业态的植入和农文旅的融合,拓宽了农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4-05-10 18:06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中街清河嘉园东区甲1号楼16-25层 邮编:100085 电话:010-82819000 备案序号:京ICP备 05030709号-1